株洲日報記者 孫曉靜 通訊員/王斌 韓超平 整理
講述者:市技術(shù)能手、湖南工貿(mào)技師學院教師 張紅軍
圖說:張紅軍現(xiàn)場展示頂部只剩薄膜的雞蛋。 通訊員 供圖
12月4日上午10點,我做完核酸檢測,準備前往廣東參加全國第一屆職業(yè)技能大賽“中華絕技”展演。經(jīng)過海選和大眾票選,全國僅40個優(yōu)秀項目入選。
我的“車削鮮雞蛋外殼”絕技,是用車刀削下雞蛋上規(guī)定區(qū)域的外殼,卻不傷及殼內(nèi)的保護膜。這聽上去有點不可思議:車刀鋒利無比,是切割金屬的“大力士”;雞蛋卻十分脆弱,稍一用力便會碎裂。
我跟車床打交道已有30多年。去年,我開始嘗試在生雞蛋上做機加工,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加工精度。每天我都會在實訓(xùn)車間練上幾個小時。
每次,我都會細心地將雞蛋固定好,然后開啟機器,讓雞蛋在卡盤的帶動下以每分鐘870次的速度高速旋轉(zhuǎn),再小心翼翼地移動著刀架,對準中心點的外殼慢慢靠近。雞蛋殼的厚度只有0.2到0.3毫米,所以下刀深度必須控制在0.1至0.15毫米之間。
第一點落在正中,“吱……”蛋殼粉末飛濺。我屏住呼吸擴大切削面積。雞蛋是橢圓形的,機床只能走直線。我一邊仔細查看角度,控制轉(zhuǎn)速和間距,一邊向上、向前調(diào)整刀頭走向。不一會兒,雞蛋頂部殼膜分離,一圈圈“脫”去薄薄的“外衣”,只剩一層薄膜包裹,里面的蛋液清晰可見。我更加謹慎,毫厘之差,都將導(dǎo)致前功盡棄。終于,蛋殼頂部被削去近四分之一。我停下機器,將雞蛋取下,只剩薄膜的那頭向下,沒有任何液體滲出。
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從雞蛋一碰到刀頭就碎,到第一次真正實現(xiàn)殼膜分離,我花了整整1個多月,記不清弄破了多少個雞蛋。
編 輯| 孫曉靜
審 核| 黃永新